2007年,我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来到东胜区人民法院工作,那时的法院办理案件数量比现在的少了一大截,办公楼也比现在的政法大厦小了很多,工作人员数量与现在也是无法比较的,办公室信息化水平不足。那时的我年轻、稚嫩,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充满激情。让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院里在信息化建设之前书记员的庭审笔录是用手写的,部分法官的判决书也是手写的,对书记员书写质量、速度要求很高。2007年院里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我们办公室的三个书记员只有一台电脑,大家一天24个小时加班加点地将2007年所有案件的庭审笔录补录到系统中,虽然补录笔录工作量大、时间短、工作枯燥乏味,但是大家干劲十足,你帮我认认字,我帮你跑跑腿,你传授我案件办理经验,我给你端杯水倒杯茶,办公室充满了欢声笑语。东胜区人民法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就是这样被一代代法院人传承、发扬光大。
第二件事情是:2010年,已经成为代理审判员的我在只带领一名书记员的情况下办理了二百多件案件,办理的案件数量远超于同时期的其他法院,而且办理过程也比较顺畅,大多数当事人都能如约来院领取相关送达材料、如期参加庭审、如实陈述案件情况,大多数案件审理过程中也没有那么多提管辖异议、反诉、保全等情况,所以案件程序流畅、事实认定较为容易,容易进行调解工作,判决后亦上诉少无上访。十几年前法院送达方式单一,不是当事人自己到法院取材料,就是书记员将材料送达当事人手里。书记员披星戴月的送达,跑遍了东胜的大街小巷,年轻的我们也渐渐锻炼出了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处理棘手问题的果敢。
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年轻、稚嫩的我们也变得成熟、能独当一面了,东胜区人民法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感触最深的有几方面:一是案件数量剧增,从2011年开始,每年案件的数量几乎是之前的六、七倍,数量长年居高不下,直到今年才有所回落。案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多变,新类型案件多、新情况也多。长年的高强度工作也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啃“硬骨头”的法院干警。二是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如今智慧法院的建设在“智审、智执、智服、智管”方面保障着我院的立、审、执等各方面的工作。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构建“大调解”格局,在线调解、多元解纷工作站、智慧法院应用系统上线,投建智慧化档案室,引入要素式审判等等,智慧法院已经全面建成并使用。三是完成了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法官员额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努力以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构建了立体化、多元化、精细化的诉讼程序体系。
不知不觉中,人生最美好的十五年就在每天与案件打交道的忙碌中过去了。近二千五百件案件的办理使我变得老练、从容。东胜区人民法院及这里的每个人初心不变,步履不停,这由内而外积极向上的力量生生不息,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