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上海、深圳、东莞调研
司法改革成果的调研报告
——东胜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龙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不能违背规律一哄而上。如果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只想着出台新政策新举措,甚至比着看谁出的改革措施多,而不看是否符合实际,这不仅难有成效,而且是有害的。”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借鉴先进地区司法改革成果,促进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高质量发展, 4月9日,在鄂尔多斯市中院的组织下,我有幸随调研组赴上海、深圳、东莞三地两级法院考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站,走进久负盛名的华东政法大学,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参加院校合作办学开班仪式,开启由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与鄂尔多斯市中院合作办学模式,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趟出一条新路。为全市法院干警发放珍贵的“福利”---名校研究生学历,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人才保障。“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知名法学教授工作室”“华东政法在职教育合作办学教学点”将落地鄂尔多斯,届时为鄂尔多斯人才洼地贡献鄂尔多斯法院力量。
第二站长宁法院是我向往已久的司改圣地。长宁法院是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模范法院、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也是我的偶像——司改的燃灯者邹碧华曾工作过的地方。该区法院所在地区有人口60余万,第三产业发达,年受案3-3.6万件。虽基础条件有限,办公面积小,但感觉很实用。少年审判法庭很有特色,精心设计,在庭前播放法治教育片,教师与法官同步参与审判,以少年为中心。其互联网法庭设计也颇有特色,庭审活动均通过屏上展示,无原被告桌椅的新式智慧法庭令人耳目一新。印象中上海地区的法院应该是高大上,充满现代气息,但现实中长宁法院的基础设施却是简朴、实用,甚至有点落后于我们的感觉。即使如此也没能挡住长宁法院人审判理念的创新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在长宁法院的考察,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上海法院的法官遴选机制用的比较彻底,激活了基层法官上升的通道。他们的办公室下设装备科,审管办下设信息管理科,立案庭下设诉服中心、诉调对接中心、速裁团队,职责分明,运行流畅,管理真正实现精细化,焕发出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是对长宁法院最好的注解。走出长宁,给我的一个直觉就是我们不仅要学长宁的智慧审判、精细管理,更要学长宁法院人的甘于奉献精神。
第三站走进徐汇区法院。其基础建设好于长宁法院。是上海市全流程网上办案的试点法院。通过现场演示,我感受到当事人在这里诉讼一定十分便捷,因为智慧终端应有尽有,操作说明精准到位,无纸化办公流程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网上立案、诉前解纷、司法确认、要素式审判、速裁等一系列流程设计,目的就是便民与效率。目不暇接之际惊叹速裁法官月结百件以上的效率,感觉我们速裁工作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在这里,审判辅助工作也基本实现智能化。在送达方面也实现了电子送达+线下送达相结合。网上审核立案材料有公证存证,庭审改革新颖彻底,区块链技术适用率达80%,在线异步审理全程留痕,融合法庭、微法庭均配备齐全,而且文书也能自动生成、实现类案同判,判决后社会认可度高。在这里,“单套制”改革理念先进,便于操作,包括电子卷宗、网上归档、全流程管理和可视化管理。证据文件夹经公证核验后存于光磁库中,主动拥抱大数据平台,十分方便。在营商环境方面基本实现,1.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便利了企业;2.破产案件审理简繁分流,快慢分道,效率与质量并重,精品案件意识强烈,让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成为审判服务市场经济的有力手段。3.适用世行效果指标,自加压力,主动求真、求实。组织律师、当事人、破产管理人谈感受,从而进一步细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有切实的体验感。
在养成法院工作人员网上工作的作业习惯方面,出台强推早推的有效措施,而且逐年加强推广,主动求新求变。便利当事人的同时,提升了法官的素质,同时也提高法院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反观我们的法官还未真正养成网上作业的习惯,全流程网上办案有的还未起步,有的还在“双套制”上徘徊、观望,旧的没忘掉,新的没学会。今后我们的确需要逐步养成网上作业的习惯,否则会落伍于新时代。
第四站,走进宇宙第一院——浦东法院。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浦东法院,该区共有人口600多万。它的主要特点有:1.案件量多,今年将突破20万件;2.干警数量大,共有政法编干警966名,此外还有辅助人员、文员,辅助事务外包团队;3.该院多为案情复杂疑难的新类型案件;4.该法院是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在审判管理方面,审管办负责对院内每天收结案实行动态监管,重点监管收结比,以此论“英雄”,论实绩,论成败。收案按专业化审判随机分到庭室、到个人,结案指标也是分解到团队,再由团队分解给个人,团队长有一定审批权。精细化管理,每季度平衡结案数,同一层级大体相当,绩效工资发放适当平衡,体现奖优罚劣,兼顾公平。
该院对长期未结案件问责从超法定审限的6个月开始、9个月、12个月、1年半、两年以上,各节点都会提要求并督促审判庭,承办人找出超期原因,后续采取什么措施,怎么办?长期未结案件肯定是政治部考核干部效率指标的一个重点,很多优秀干部因此而止步不前,这也给我们的管理提了个醒,改革须有代价,不温不火不是改革应有的精神,不敢追责问责,一团和气不是改革应有的态度。案件权重上海全市有统一的平台,同类案评比,同类人评比,统一考核。实行专业化审判,基础分、落后分、优势分每月给出,让法官一目了然,追赶有目标,补短板、延长板、强优势。在繁简分流方面,立案庭法官根据标的额和案由视案情动态确定繁案和简案,不拘泥于某一项规则,考验着立案法官的火眼金睛。诉前调解的案件民商事上应用多一些,涉及营商环境应用多一些,涉及到规则问题、结论性问题则不进行调解,因为涉及立标杆、定规则,判决更利于方向明确,也符合立法原意。
在交流队伍建设工作时,上海法院的政治部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数字赋能,重视教培工作,促进人才梯队的形成。政治部作为法院的心脏,对每个人的发展需求应做到了如指掌,做到人岗相适应。法官遴选工作体现了既“造血”又“献血”的功能。交流中,政治部负责人表示,政治部经常与审管办沟通,兼听则明,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精准识人用人,对法官、法助、法警、辅助人员,各年龄段干警的情况了然于胸。时刻关注审判骨干、审判专家、英才团队的养成。当然,对有情绪干警的管控上也应有自己的答案。他们特别注重激发班子的头雁效应和环节干部的群雁效应,以身垂范,抓在日常。他们对法庭庭长、法官的考核,是一定要听取乡镇的真实意见和一线代表委员的意见的,民情民意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他们时刻注意法官队伍的政治建设,时刻给予政治赋能,用政治引领+廉洁教育来凝心铸魂,时刻在考核中对每位干警进行业务体检(征求审管办意见)、政治体检和廉洁体检。和我们相比,我们的队伍建设工作短板、弱项就显现出来了,队伍建设缺乏中长期规划,队伍建设理念短期视角暴露无遗,出现了队伍不稳定,青黄不接,缺少精英人才骨干和专家型人才,出现法院发展过程中在人才保障方面的不利局面。
第五站,来到司法改革的排头兵——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不仅是全流程网上办案的标兵法院,而且是“单套制”改革的先行者。该院的工作亮点:1.立案庭法官多,百分之三十的精英法官速裁百分之七十的简易案件;2.执行局法官助理多,解决了执行工作大批事务性工作;3.审管办紧盯长期未结案件、收结比。分案采取大随机、小随机、专业化的方法,大随机是立案庭到专业团队,小随机是团队长到承办人。团队内考核,采用同类比、内部比、信息化考核加人工考核相结合,考核分数由审执分加综合分构成,考核灵活不僵化,贴近现实,基本上做到了具体事项具体研究,既提高了质效,又能服众,体现了考核的指挥棒兼顾公平的作用。
建立分段式执行模式,简单案件在接待环节解决,内挖潜力,建立长效管用的制度。大执行理念秉承一盘棋思想,执行辅助团队历练年轻法助,采用执行长制度,由副局长或局长专门负责执行信访;失信人名单进小区也是一创举;执行悬赏保障制度-----保单,申请执行人购买执行保单,保险公司介入执行,辅助涉财案件执行处置,提高执行效率;执行局下设执行裁判庭,审查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的案件。在查人找物上,深入运用和借助公安雪亮工程、情报部门人脸识别技术。和去年江浙之行相比,执行思路上的务实、灵活、智慧、统一指挥更具该区法院的特色,可以借鉴。在为民和质效上结合的比较好,打破了固有的条框,应是思索与实践后的结果。
借鉴他山之石,结合东胜区人民法院今年的东法猎赖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是坚持大兵团作战理念,举全院之力共同促进执行工作取得实效,因为执行工作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院党组要高度重视,既要挂帅、也要亲征,身先士卒,全过程参与,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为队伍树立坚定信心。坚决改变领导层“口号喊的震天响、执行现场不见人”的工作作风。通过行动充分证明了“坐在办公室想到的都是困难,深入执行现场看到的都是办法”这个深刻的道理。执行过程中,坚决排除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干扰和诱惑,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坚定决心推进执行工作。
二是坚持歼灭战和持久战相辅相成,制定指导性强的实施方案。执行工作如同战斗,集中执行行动如同歼灭战,要和持久战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实施方案更要分别制定,要精、要细、要实、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性,坚决杜绝雷声大雨点小、虚头巴脑走过场行为。
三是坚持运用好“法院+N”模式,借社会各界组织力量推进执行工作顺利进行。在集中执行行动中,我们加强与公安、公证、医院等协助执行单位的执行联动,凝聚执行合力,提高执行效率。特别是在化解处置难度大、矛盾隐患多的“骨头案”“钉子案”的过程中,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委及检察院代表、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和见证执行过程,形成全社会大抓执行的氛围,共同推进执行活动规范实施,提高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以赢得民心,取得当事人的支持与理解。
四是坚持在实战中不断创新执行办法、提升执行质效。向被执行人推送短信,释法明理,告知其法律责任和法院强制执行行动的决心,必要时采取上门沟通,面对面释法,通过建立“草原执行110”常态化机制,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现东胜区人民法院全力攻坚“执行难”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执行过程中事关查人找物的难点与堵点,架通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司法为民连心桥。
五是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和依法强制执行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确保人民的满意度和执行公信力得到同步提升。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依法灵活审慎运用执行措施,规范执行行为,善意文明执行与依法强制执行辩证统一、相得益彰,实现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兼治效果。
六是坚持实战和宣传同步进行,及时向社会传递执行好声音,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执行新战绩、执行好经验。
在上海两级法院的调研学习即将结束之际,尤被上海智慧法院一张网深深地吸引,为什么人家能将智慧法院建设的如此先进,而我们却不能?究其原因是我们缺乏系统建设的思维,陷入局部碎片化建设的小径,而不是大道。期待上层建筑的统筹规划建设,期待内蒙古法院一张网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其次,在诉源治理方面,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避免了法院单打独斗的窘境。
第六站,深入到深圳的两家基层法院。在前海法院,这里是涉外审判的前沿,跨境审判的前哨。他们的诉前调解法律意见书颇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宝安法院,网上全流程办案落实的比较彻底,在立案端配置有扫描笔辅助扫描工作,后台监控并收纳保存信息;智慧法院建设方面,以无纸化作为牵引,由法官来提需求,并作为项目牵头人参与研发,技术部门只做技术保障。真实感受到法官必须适应单套制改革,适应无纸化办公。意识不到无纸化办公的优势是非常危险的,要时刻保持危机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不被淘汰。在执行方面,终本案件结案率下降,这是良性循环的标志,他们的经验体现在:1.执行联动机制必须制定具体工作清单,联动工作须由联动单位完成,不完成会有被党委追责问责的风险;2.执行机制方面,案件繁简分流形成快执、特执、普执团队,各自办理目标任务,实现了良性循环。
第七站来到中国法院改革的窗口--深圳中院。深圳是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起来的改革之城,不断精彩演绎着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故事。用改革与创新求生存,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与魂。五十个全国第一的改革硕果印证着深圳法院人曾经勇立潮头奋斗的姿态。但案多人少成为常态,一直困扰着深圳法院,在看不见支持的情况下,却能自加压力,向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发力,成果颇丰。这里办公用房略显老旧,但信息化程度高,不可比肩。四十年的发展亮点纷呈,四十年的发展也问题重重,但是深圳法院人没有被问题所羁绊,没有被问题所压垮,排隐忧,治诉源,编指引,找难点,提要点,寻公点,立信点,探新路,破坚冰,再出发。单从这里走出去三位在职的高院院长看,这里便是出经验出人才的地方,可见其不一般。深圳中院可学之处太多,促动我迫切想做能做的事是审判专业化的改革。改革开放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逐步提升,伴随法律服务市场火爆的现状,迫切需要审判机关提供更具专业性的司法服务。我们要主动把握时代法治发展脉搏,开展以审判专业化和审判流程管理为重点的司法改革。以回应社会大众的司法需求。
第八站在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二院的审判管理实现精细化,长期未结案件少;诉源治理精准化,各项工作细化到方方面面,有的方面匠心独具。二院的信访量少,信访案件有统一的核查、判断机制,同时有联动纪检部门和审管办评查步骤,最后给信访人做出答复。二院在执行方面创设了悬赏寻车工作模式,而且成果丰硕,促进了执行效率,值得我们借鉴。二院的基层法庭像我们的基层法院,受案之多,人均办案数之大,令我们钦佩。二院也是热情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倾囊相授,让我们体会了天下法院是一家的真情实感。
调研的行程总是匆匆,行走间,不知收获知几许?不觉归途已渐行渐近,然意犹未尽。但调研形成的直接感受必将启迪我们的思维方式,以推进我们的工作。
转念,收拾行囊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此次调研之行不仅让我看到了南方沿海城市法院在各个方面的闪光之处,更感觉到了差距。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真正差距在于思维方式。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我将以此调研为契机,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积极探索,见贤思齐,带领东胜区法院找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最优解,为全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